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十几年了,不知道档案在哪里放着;还有随手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好奇驱使打开看看,或不慎将档案丢失,或随手丢弃,似乎“档案没什么用了”。其实不然,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学生档案的作用。
一、什么是学生档案?
学生档案在校时叫学籍档案,记录和反映学生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学习和工作表现的、以学生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国家和社会选拔录用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总的来说它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
二、档案有什么作用?
档案除了供用人单位考察录用人员之外,也是维护咱们个人权益和福利的凭证,无论是考研、考公、考编、考资格证、落户,还是就业入职、入伍提干、工作调动、职称评审、职务升迁、出国留学、工龄认定、社保办理、住房补贴发放、入党、办理退休等,都要用到它,所以大家可千万不能大意!
三、如何找到自己的人事档案?
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原来就读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专业所在院系、档案馆等,查询人事档案的派遣地,一般是生源地所在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等。
四、毕业生档案内有哪些材料?
档案里主要有中/高考资料、中/高等院校学生登记表、体检表、军训表、学年鉴定表、品德鉴定表、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单、学籍卡、学位授予证明、在校期间的奖惩材料、入团/党志愿书、在校入伍服役、毕业离校前的体检表以及毕业生报到通知书等材料。
五、毕业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
单位有人事档案管理权,可以独立管理人事档案。毕业生只要将单位详细的档案接收地址提供给学校,学校就可直接转递档案。
单位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可以集体委托存档。将单位委托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名称提供给学校即可。
单位既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又不能集体委托存档,档案将会转递到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你可以前去办理个人委托存档。
个人手持档案、无人事档案管理权单位私存档案、私拆档案等都是死档,后期使用前都必须走激活程序。
六、“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中招/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道证后,才得以实现。
七、还没毕业实习期间签了合同,公司能提走档案吗?
1.你还没毕业,档案不可能提走;
2.劳动合同,不同于大学生就业时候签的三方协议(学校,你,公司三方签订,三方协议也具有法律效力),没有三方协议,就不可能给你迁移户口以及档案;
3.三方就业协议随便什么时候签订都是到你毕业之后才生效,你拿报到证去单位报到之后失效!三方协议只是证明你去那公司就业,并不说明具体劳动合同内容,所以之后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即使不签订也不影响三方协议的效力!
4.公司没有保管权的可以把档案托管在人才市场(公司和个人都可以出面托管,公司托管必需征得本人同意)。
八、没找到工作,档案能在学校存多久?
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档案通常可以在学校保存2年。
2年后,档案将由学校转到你的户籍所在地的市级或以上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保管,你需要及时向机构咨询并办理存档事宜。要注意的是,档案不允许个人保存。
九、毕业后自主创业,档案怎么办?
如果你是毕业后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需要把户籍信息提供给学校,学校会将档案转递到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之后可以去办理个人委托存档。
十、毕业后选择留学,档案怎么办?
如果是毕业后选择留学的,有两种存档途径:
一是可以由学校将档案转到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同时办理个人存档手续;
二是可以咨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档案委托保管。
十一、考上大学生村官,档案怎么办?
如果毕业后考上大学生村官,在合同期内,档案将由学校转至选聘村官所在地的市级或以上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统一保管。
十二、档案丢了怎么办?
如果找不到自己的人事档案了,可以到生源或户口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联系查找;如果没有,可以和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个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也可向生源地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咨询。
对于毕业时间较长且已经多次变换工作的人,要向最近的就业单位或自己确认曾存档的单位或存档机构进行咨询。
但如果你的档案袋封口撕了,不知道是因为好奇还是无意间的行为,这时候你需要及时补救。一般封口处都是有章的,撕了后是很难复原的。所以只能去曾经学习和工作过的各个单位补档案,最后找你的档案主管单位重新审核,集中密封。
(文章内容摘编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